关于恒行注册
图片
图片
图片
作者 | 健康营主讲教师 汪颖
立秋过后,自然界处于阳气渐收,阴气渐长的阶段,“燥”成为秋之主气。秋分之前,暑热尚未退尽,燥邪常常和热邪相合,侵犯人体,发为温燥。秋分之后,气候逐渐转凉,燥邪常与寒邪相合,称为凉燥。
肺为娇臓,喜润而恶燥,无论是初秋的温燥,还是深秋的凉燥,都容易伤肺。肺主气,司呼吸,而肺又主皮毛,开窍于鼻,故燥邪多从口鼻而入,导致人体阴津耗伤,出现皮肤、口、唇,咽、鼻干燥的情况,还会引起干咳少痰、便秘等问题。
图片
《素问·四气调神大论篇》曰:“夫四时阴阳者,万物之根本也。所以圣人春夏养阳,秋冬养阴,以从其根,故与万物沉浮于生长之门。”
秋冬季节应当顺应自然界收藏的规律,养藏精气,固护津液,一方面是补充夏日大汗淋漓后身体所流失的阴液,另一方面也是为来年的阳气生发打下基础,因而秋季养生调理的重点就是养肺滋阴。
肺主皮毛,肺臓有温养皮肤、调节腠理开合和护卫肌表的功能。肺气不足,或者肺有痰浊阻滞,都会影响肺的宣发功能,导致皮肤腠理疏松,开合不利,易受外邪侵扰。如果肺气充盈,皮肤腠理紧密,津液输布于全身和体表,燥邪也不能乘虚而入。
《灵枢·海论》指出:“夫十二经脉者,内属于臓腑,外络于肢节。”
图片
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、联系臓腑、沟通人体内外环境的通路。而皮肤与经络密切相连,因此刮拭刺激皮肤就能通过经络传至相应的臓腑,对臓腑功能起到双向调节的作用。
秋季刮拭肺经,可增强肺臓的机能,调畅气机,布散津液,营养和滋润全身器官,不仅可以预防燥邪伤阴,还可以调理过敏性鼻炎、咳嗽、肺炎、哮喘等肺系问题。
《灵枢·经脉》
肺手太阴之脉,起于中焦,下络大肠,还循胃口,上膈属肺,从肺系横出腋下,下循臑内,行少阴心主之前,下肘中,循臂内上骨下廉,入寸口,上鱼,循鱼际,出大指之端;其支者,从腕后直出次指内廉出其端。
手太阴肺经的第一个体表穴位是中府穴,经云门、天府、尺泽、列缺、太渊等穴,沿着手臂内侧前缘,下行至大拇指尖端的少商穴。
图片
刮痧提示:
刮拭肺经时,从上往下,分段刮拭,从中府穴区域刮到少商穴区域。
秋季刮痧不应宣泄过度,手法应轻柔和缓,力度以个人耐受度进行调节,不强求出痧。
可重点刮拭中府穴和尺泽穴区域。中府穴为肺之募穴,尺泽穴为肺经之合穴,都是肺气汇聚之处,刮拭这些区域有助于清宣肺气,滋阴清热,止咳平喘。
中医认为,脾胃为后天之本。《素问·经脉别论》中提到:“饮入于胃,游溢精气,上输于脾,脾气散精,上归于肺,通调水道,下输膀胱,水精四布,五经并行。”
肠胃负责食物的消化吸收,脾负责水谷精微的运化,一方面脾将津液液上输于肺,通过肺气的宣发肃降,使津液输布于全身体表,另一方面脾又可以直接将津液向四周布散,濡养各臓腑器官。
根据五行相生的理论,脾胃属土,肺属金,土能生金,脾胃功能的强弱也会影响到肺的功能。
图片
因此秋季除了养肺润肺外,还应重视脾胃的调理。
秋季人体的阳气慢慢从体表往内走,脾胃阳气变得充盈,胃口食欲也增强了,但对于脾胃功能虚弱的人来说,可能会出现吃的多但不消化不吸收的问题,要么是堆积在体内变成了痰湿,要么就是被排到体外,身体的津液气血还是不足。
这种情况下,可以用艾灸的方法来增强脾胃的运化功能,提升气血化生的能力,一般选择中脘、足三里、神阙、脾俞、胃俞等穴进行调理。对于夏天摄入过多冷饮、瓜果,伤了脾胃阳气,体内寒湿重的人来说,艾灸这些穴位还可以起到温阳祛寒化湿的作用。
图片
艾灸可以起到温阳祛寒化湿的作用
秋季万木凋零,人也容易触景生情,产生悲凉的感觉。《素问·举痛论》中说:“悲则气消”。肺之志为悲,过度悲哀或忧愁,最易耗伤肺气。“膻中者,喜乐出焉”,艾灸膻中穴,可以舒畅气机,调养心神,化解悲伤的情绪,补益肺气。
总而言之,秋季养生,养肺滋阴重脾胃;以刮痧养肺,艾灸调脾胃,畅心神。顺应时节,调养身体,希望大家都能在秋季收获健康,为之后的冬季养藏打下基础。
-END-
排版 / 亭亭
审核 / 学务
图片
推荐阅读
图片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