恒行注册
  • 首页
  • 关于恒行注册
  • 业务范围
  • 最新动态
  • 联系我们
  • 最新动态

    她是女革命家,丈夫牺牲后嫁给乔冠华,两场婚姻都有泪和痛

    发布日期:2025-06-23 21:43    点击次数:83

    图片

    (龚澎与乔冠华)

    她叫龚澎,是著名的女革命家。1938年,龚澎赴延安参加革命,在八路军总部秘书处工作,后在重庆担任周恩来的英文秘书。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龚澎在外交部工作,后升任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新闻司司长。

    龚澎的第一任丈夫刘文华担任过朱德总司令、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秘书。刘文华是从德国留学归来的才子,两人1940年结婚,1942年刘文华英勇牺牲。

    1943年,龚澎与红色外交家乔冠华再婚,夫妻俩育有一个儿子一个女儿。

    1970年,龚澎不幸因病早逝,将乔冠华推入巨大的悲痛中……

    01

    图片

    龚镇洲(1882—1942)

    龚澎原名龚维航,祖籍安徽合肥,1914年10月10日出生于日本横滨。她的父亲龚镇洲早年参加同盟会,辛亥革命时期被孙中山任命为陆军35军的旅长,领导过著名的江苏清江起义,以策应武昌起义。

    龚澎的母亲名叫徐文,是黄兴妻子的堂妹,而黄兴是德高望重的辛亥革命先驱。

    龚澎有个姐姐叫龚普生。龚普生出生不久,龚镇洲因反对袁世凯复辟遭通缉,他带领妻女流亡日本。

    1914年龚澎在日本横滨降生。龚澎与姐姐跟着父母过着颠沛流离的生活,他们从日本流落到南洋,后到广州,最后去了上海。

    直到袁世凯死后,龚镇洲的生活才安定下来,担任广东虎门总指挥。

    图片

    (年轻时的龚澎)

    在父母的影响下,龚澎从小追求进步,有着坚定的革命信念。1933年,龚澎考入北京的燕京大学历史系。

    求学期间,龚澎向往美国记者史沫特莱书中描绘的陕北革命根据地。当时支持中国革命的美国记者斯诺住在北京崇文门苏州胡同,龚澎经常去斯诺家听取被国民党当局封锁的一些消息。

    1935年12月,北平爆发震惊中外的“一·二九”运动,龚澎担任示威游行大队长。她带头冲破军警的防线,并爬上西直门城头,将城门打开,让游行队伍通过。

    龚澎在燕京大学有着很高的声望,被称为“花木兰”。

    图片

    (位于上海市长宁区长宁路,百年名校圣玛利亚女中旧址)

    1936年,22岁的龚澎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。大学毕业后,龚澎回到上海,在圣玛利亚女中任教,并负责赈济工作。

    抗战全面爆发后,龚澎渴望去前线抗击日寇。1938年春天,龚澎去了延安,先在陕北公学深造,后进入马列学院进修。

    龚澎能说一口流利的英语,求学期间,她被安排担任毛主席的英文翻译。

    1938年,抗日战争进入相持阶段,龚澎被分配在太行山区的八路军总部秘书科工作。

    图片

    (山西省长治市武乡县韩北镇王家峪八路军总部旧址)

    八路军10万人马只能从国民政府那里领到5万人的军饷,条件非常艰苦。日寇经常进行扫荡,八路军总部经常转移,每到一地,龚澎与战友们武装群众,帮老乡干农活,组织游击战。

    龚澎还教妇女识字,与妇女干部一道组织她们做军鞋。

    02

    1938年12月,八路军总部秘书科来了一位留学生。他名叫刘文华,刚从德国留学归来。

    刘文华1912年出生于河北省大兴县(后划归北京市),比龚澎大两岁。

    1929年,刘文华从北平江文中学毕业,考入交通大学唐山土木工程学院(后改为西南交通大学)。

    图片

    1932年,刘文华赴德国柏林科技大学留学,攻读水利科技专业,在海外他加入了中国共产党。

    1937年抗战全面爆发,刘文华随杨虎城将军回国,在西安八路军办事处的介绍下,刘文华辗转来到太行山区八路军总部秘书科。

    刘文华先担任朱德总司令的秘书,后调任彭德怀副总司令的秘书。

    刘文华身高1.75米,身材挺拔结实,戴着黑边眼镜,一脸英气。

    图片

    (刘文华)

    龚澎与刘文华成了同事,两人经常一起做会议记录、起草文件,随八路军转移……朝夕相处中,两人互生好感。

    刘文华虽然学的是理工科,但才华横溢,在《新华日报》上撰写评论,龚澎为他的才华所折服。

    1940年8月1日,在彭德怀的促成下,龚澎与刘文华在太行山区结婚了。

    两人没有举行结婚仪式,在村口的一棵大树上刻下了两人的名字和结婚日期,以作纪念。

    图片

    (青年龚澎)

    新婚仅29天,龚澎被调到重庆,担任中共驻渝新闻员、周恩来的英文秘书。刘文华留在太行山区担任彭德怀的秘书。

    后来刘文华被调到太行军区第二军分区担任政治委员。由于路途遥远,加上战事频繁,龚澎与丈夫没有机会团聚,夫妇俩只能靠书信往来。

    1942年秋,龚澎连续3天发高烧,整个人被烧迷糊了。因注射器未消毒,龚澎被感染,左腿膝盖到臀部又红又肿,医生李颢在她臀部开了一刀,挤出了一盆脓血。

    03

    雪上加霜的是,龚澎住院期间,她的父亲龚镇洲不幸在桂林病逝,龚澎不能去奔丧。周恩来、董必武、邓颖超联合给桂林发电吊唁。

    图片

    (周恩来、董必武在红岩)

    病痛加上丧父的打击,让龚澎心力交瘁,她渴望得到丈夫的呵护与安慰。然而,丈夫刘文华却没有来信。

    不为龚澎所知的是,她的丈夫刘文华已经牺牲了。龚澎去了重庆后,刘文华被调到新成立的战略情报站工作。

    1945年6月,日寇向太行山区发动大规模进攻,刘文华一行赶到八路军总部汇报工作。返回情报站的途中,刘文华等人与扫荡的日寇遭遇,虽然他们跳出了敌人的包围圈,但因为行军太急,刘文华患上了急性盲肠炎,腹部疼痛难忍,无法行走。

    两位战友向当地老乡借了一块门板,抬着刘文华往医院赶。日寇在公路上三步一岗五步一哨,战友只能抬着刘文华躲到庄稼地里。

    图片

    沈少星(1921年10月-2020年3月8日)

    去世前,刘文华向战友沈少星交代遗言:如果我有不测,请转告龚澎嫁人。不久,刘文华因急性盲肠炎牺牲了。

    战友在他的挎包里发现了一个日记本,里面贴着龚澎的照片。包里还有一张发黄的贺卡,里面夹着龚澎的一缕头发。

    这次日寇对太行山区扫荡,八路军副参谋长左权英勇牺牲,新华社华北分社社长何云在内,57名新闻工作者同时遇难。

    图片

    (太行新闻烈士纪念碑位于左权县麻田镇清漳河畔西山村,是为纪念《新华日报》主编何云等57位新闻战士修建)

    何云的妻子吴青与龚澎是大学同学,1942年11月底,龚澎收到吴青的来信,她在信中委婉透露了刘文华牺牲的噩耗。

    龚澎悲痛欲绝,含着眼泪给吴青写了一封长长的回信,表达了对丈夫的哀思,以及她坚定的革命决心。

    1942年12月6日,《新华日报》全文刊发了龚澎的这封信。

    丈夫牺牲后,龚澎将悲痛压在心底,她利用一台老式打字机,将毛主席的《新民主主义论》《关于反法西斯的国际统一战线》等文章翻译成英文,然后被相关部门推荐到海外,使中国的抗战事业赢得了海外援助。

    04

    图片

    (年轻时的乔冠华)

    龚澎丧夫后,才子乔冠华闯进了她的生活。乔冠华1913年出生,比龚澎大1岁,是江苏盐城人。

    乔冠华曾留学日本、德国,获得哲学博士学位。1938年乔冠华回到国内参加抗战,1941年来到重庆,在周恩来领导下从事统战、新闻、外交工作。

    乔冠华长相帅气,才华横溢,被称为“红色外交家”。龚澎欣赏乔冠华的才华,而龚澎在乔冠华眼里也魅力无穷。

    两人经常在一起工作,彼此互生好感,但谁都没有捅破那层窗户纸。

    图片

    (冯亦代与妻子郑安娜)

    乔冠华在香港工作时,与著名作家冯亦代是好朋友,而冯亦代的妻子郑安娜与龚澎是上海圣玛利亚女中的同事。

    当时冯亦代夫妇也在重庆工作,郑安娜请龚澎,冯亦代请乔冠华同时来家里做客。

    冯亦代和郑安娜觉得两人挺般配,有意撮合他们。郑安娜先找龚澎,问她对乔冠华的印象怎样,龚澎说很好。

    随后冯亦代又征求乔冠华的意见,他说自己喜欢龚澎。在冯亦代夫妇的撮合下,龚澎与乔冠华相爱了,他们的恋情得到了周恩来的认可和关怀。

    图片

    1943年11月,龚澎与乔冠华在重庆曾家岩结婚了。他们没有办婚礼,买了一些花生和糖果招待领导和同事。

    周总理称赞冯亦代夫妇做了一件好事,将一对才子佳人撮合到一起。毛主席在重庆谈判时,见到了乔冠华和龚澎,称他们“天生丽质双飞燕,千里姻缘革命牵”。

    1944年7月,龚澎在重庆生下了儿子乔宗淮,取乳名“巴黎”。乔冠华是体贴的好丈夫,工作之余就在家里照顾儿子,一时传为佳话。

    图片

    (龚澎参加开国大典)

    新中国成立后,龚澎和乔冠华都在外交部工作。1953年他们又生下了女儿乔松都。

    龚澎与乔冠华是一对革命夫妻,感情深厚,两人几乎没有吵过架。

    1963年,龚澎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司长、部长助理,国人对她都很熟悉。

    1966年特殊年代来临,乔冠华遭受冲击,他被剥夺了工作的权力,被逼在王府井街头卖报纸。

    图片

    (龚澎、乔冠华全家福)

    乔冠华的家被抄了,龚澎分辩几句就遭受毒打。有人在龚澎的家里翻箱倒柜,龚澎将自己的笔记本收起来,对方揪住她的头发,将龚澎的脑袋往墙上撞。

    那些年,龚澎与乔冠华承受巨大的压力,儿女也跟着受牵连。

    05

    1969年,龚澎因受的刺激太大,突发脑溢血晕倒,被送往北接受治疗。

    龚澎的腿肿得很厉害,血压也不稳定,身体状况很糟糕。

    图片

    韩素音(1917年9月12日~2012年11月2日)

    龚澎与著名女作家韩素音是大学同学,1969年夏天,韩素音从美国来北京访问,龚澎忍着身体不适接待了她。

    1970年5月,龚澎健康状况进一步恶化。不久,她收到了韩素音的来信,对方在信里说她与丈夫陆文星又将回国访问,龚澎很高兴。

    6月的一天晚上,龚澎上卫生间时不幸摔倒,乔冠华将妻子送往北京301医院。由于主治医生外出,龚澎延误了10多个小时,院方才对她进行抢救。

    龚澎脑动脉血管破裂了,院方为她实施了开颅手术,术后龚澎陷入昏迷。

    图片

    (马叙伦与女儿马龙珮)

    当时教育部长马叙伦也因脑溢血成了植物人,生命延长了12年。周总理关心龚澎的身体状况,派他的保健护士郑淑云去301医院与专家沟通,看有什么办法让龚澎像马叙伦一样延续生命。

    不久,龚澎脑袋里另一根血管也破裂了,她彻底失去了思维能力,靠呼吸机维持生命。

    龚澎一直在医院里住了4个多月,这4个多月里,她一直处于深度昏迷。乔冠华在医院里守护妻子。

    1970年9月20日,龚澎的心脏停止了跳动。9月22日,《人民日报》发表了讣告:全国人大代表、外交部部长助理龚澎同志于1970年9月20日因病逝世。龚澎同志1936年参加中国共产党,终年56岁。

    图片

    (乔冠华与章含之)

    龚澎早逝,将乔冠华推入巨大的悲痛中。很长一段时间,他失眠、食欲不振,经常看着龚澎的照片痛哭。直到遇到了章含之,乔冠华才从丧妻的痛苦中解脱出来。

    1973年底,乔冠华与章含之再婚,从此开启了崭新的生活。

    龚澎经历了两次婚姻,她与第一任丈夫刘文华也很相爱。不幸的是,刘文华英年牺牲,两人没有孩子。

    图片

    (江苏省苏州市东山的太湖之畔乔冠华、龚澎之墓)

    龚澎与乔冠华也是一对革命夫妻,夫妻俩也有着深厚的感情,还育有一双儿女。可惜的是两人没有共白头,龚澎56岁就因脑溢血离世。龚澎与两任丈夫都是真爱,两场婚姻都有泪和痛。

    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

    Powered by 恒行注册 @2013-2022 RSS地图 HTML地图